正月十二包餃子的來歷
[來源:安平縣暢通沖孔網廠] [作者:apchangtong] [日期:2016-02-19] [熱度:]
漢族民間傳說,正月十二是老鼠娶媳婦的日子,也有的說這一天是老鼠的生日,于是人們圍繞著老鼠創造出各種各樣“節目”,不但表達了老百姓對老鼠的憎恨,還驅趕了父老鄉親們一年的辛苦勞累。
早上敲遍墻角旮旯“打、打、打旮旯,十個老鼠九個瞎,留下一個撥眼的,眼里長個蘿卜花!”正月十二早上太陽還未升起來,各家各戶的大媽、大嬸們就帶著孩子們嘴里一邊念叨著,一邊手拿著木棍敲打著可能藏老鼠的地方,土坑的坑洞里、墻角的老鼠洞里、墻根的磚縫里、木柜底下的布鞋里、牲畜棚里、柴房里、廁所里……凡是屋子里旮旯都要敲打個遍。
捏老鼠嘴
在中午家里都要包餃子,包成的餃子要捏成老鼠模樣的,有嘴、有耳朵、有尾巴,還用綠豆當作眼睛,捏成的餃子簡直就是一只只老鼠非常逼真,儼然是一件件面塑藝術品。這天,家家戶戶之所以包餃子,是因為包餃子就是“捏老鼠嘴”,把老鼠嘴捏死,老鼠就不能“咔喳咔喳”嗑東西了,“一年家中沒有老鼠”。
吵老鼠耳朵、嚼老鼠眼
正月十二的晚上,家家戶戶都習慣喝小米面或玉米面粥,意思是“迷老鼠眼”讓老鼠看不清東西。而且晚飯后,人們還要炒花生,意思是“炒(吵)聾老鼠的耳朵”。同時,因為花生和老鼠的眼睛很像,吃花生也叫嚼老鼠眼,意思是“讓老鼠變瞎”。總之,在老鼠節這天,父老鄉親都針對老鼠想法各種各樣的辦法,可見老鼠是多么的不受歡迎呀!
匆忙之間,春節馬上就要過去,在這幾天難得的休閑時光里,約上三五好友,感受一下這正月里的習俗,找找過年的味道,在這里,安平縣暢通絲網廠的全體員工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,工作順利,生活美滿,笑口常開。